4.春节期间,北方将出现降雪天气,华东、华南地区以低温寒冷天气为主,民用电负荷不弱;叠加部分工业企业职工原地过年,带动部分刚需,预计电厂日耗好于往年春节。
煤炭也不负众望,很好地发挥了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基础扎实,前途明了,心也更加坚定了。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煤炭的发展定位更为明确,特别是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定位了煤炭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十四五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对于我国而言,煤炭是最稳定的压舱石。煤炭安全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国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6%、21.9%,百万吨死亡率进一步下降至0.044。煤炭产量历史性地超40亿吨,却是仅由4000多处煤矿生产出来的。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高效矿井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克服疫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下,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达40.7亿吨,比上年增长4.7%,比2019年增长5.6%,两年平均增长2.8%。制氢提纯项目共分3期,一期项目充分利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的富余氢气,对原有5万吨/年苯加氢装置的制氢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可日产纯度99.99%的氢气600公斤。
水矿控股上下同频共振,积极推动构建盘江红活力水矿党建子品牌体系,形成了安全生产显活力、管理机制促活力、干部作风带活力、职工行为推活力、企业形象展活力的活力水矿特色文化体系。这次机关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凸显出三个特点,一是全员参与,择优聘用。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展开一次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人事制度改革,集团总部全员参与,将竞聘对象延伸扩展到机关所有员工,打破了传统的唯资历、唯学历、唯背景选人用人条条框框束缚。重组后的水矿2021年所产生的质的飞跃提升,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强做大注入了发展活力、增添了发展后劲。
强化安全投入,全年提取安全费用11亿元,投入安全费用9.38亿元。经过竞聘,集团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活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盘江煤层气已经累计交易808万吨碳减排量,在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换回2580万元收益。开局就是冲刺,起步就是行动。高质量发展 奋楫扬帆更向前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更加注重安全发展,解决部分单位采掘工作队伍紧缺、采掘装备落后、掘进效率低下、生产接续紧张局面,着力优化采掘布局,提升产能利用率。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聚煤电、强主业,在克服困难中勠力前行,在改革创新中创造新绩,收获了十四五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亮眼成绩单。
全年生产原煤产量2788万吨,同比增长31%;发电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17.4%;利润总额10亿元,同比增长97%;职工人均薪酬增加1万元;在中国煤炭企业50强排名同比上升7位,在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排名同比上升26位,实现十四五开局开门红。在补缴职工住房公积金、承担医保移交地方费用等消化历史包袱补9亿元后,实现利润1亿元,同比增盈1.3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达到82436元。制度改革打破总部机关化迈入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拿出壮士断腕、大破大立的决心和勇气。2022年,煤炭产能达4515万吨/年;原煤产量3000万吨;掘进总进尺24万米;焦炭产量778万吨;发电82.8亿千瓦时;供应电煤1800万吨......在2022年集团工作会上,干部职工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推进生态环保落实落地还有另一亮眼成绩,便是盘江电投煤焦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领导层多次深入水矿控股生产和生产辅助单位,沉到井下采掘生产作业现场,帮助水矿控股理清思路、定订措施、理顺系统、调整结构,明确了全年脱困发展的目标方向,政策措施。
同时,全集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安全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三年行动134项改革任务完成128项,完成96%以上。
这是盘江煤电集团党委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选择。二是公平公正,高度透明。作为贵州省第一座制氢工厂,盘江电投天能公司第一期氢气提纯项目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2021年2月建成试生产,既实现了煤炭加工产业链的延长,提升煤炭附加值,又为开发利用清洁氢能提供了宝贵资源。盘江煤层气公司积极推动公司低浓度瓦斯项目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出售。脱困发展活力水矿更显活力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坚持两条腿齐步走,两个轮子同步转,有力助推了水矿控股脱困发展,将盘江煤电集团组建的初衷落地实践。竞聘通知下发后,总部机关130名员工踊跃报名角逐60个中层正副职岗位,参与率达到89.2%。
去年,盘江煤电集团供应电煤1693万吨,同比增长27%,关键时刻发挥全省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为全省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站在十四五关键之年的新起点,盘江煤电集团坚持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改革创新新时代盘江精神,以坚如磐石的信念信心、敢闯敢干的勇毅拼劲,一往无前的砥砺担当,在新的赶考路上奋楫扬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盘江煤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说,这是集团成立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盘江股份火铺矿21、23采区,土城矿14、15采区延深均整合成一个大采区,工作面走向长度达1200米以上;松河煤业正在回采的110306采面储量达120万吨;水矿控股文家坝二矿储量达168万吨的110602工作面也即将形成。
三是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为建立机构人员精简、业务职责清晰、管理高效顺畅的模范机关打下坚实的基础。绿色低碳 下好双碳先手棋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盘江煤电集团坚持绿色低碳,提高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力,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生态环保工作成绩亮眼,成果喜人
春节后,产地煤矿开工率或将快速恢复至节前水平,而冬奥会期间,预计工业用电需求恢复情况将相对较慢。需求端2月份电力行业用煤需求将逐渐转淡。后市研判近期产地、港口市场走势稍有分化,具体来看,受降雪天气影响,产地煤炭公路运输通道不畅,加之下游用煤企业补库需求减弱,致使部分煤矿场地存煤增加,产地煤价出现止涨下跌迹象;而港口调入量低位使得港口库存持续去化,现货资源结构性偏紧问题仍存,同时,成本支撑依然较强,贸易商报价延续涨势。2月份,在终端库存春节前已提升至相对高位预期下,预计产地供强需弱格局将促使煤价加速下跌,而随着贸易商发运利润修复,港口调入将随之增加,港口库存得到补充后,市场煤价也将震荡回落。
供应端2月份国内煤炭供应将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一方面,春节期间,下游工厂大多停产放假,加之2月份将举行冬奥会,水泥、钢铁等工业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要求或将严于往年同期,国内用电负荷将明显偏弱;另一方面,2月份,除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低1-2℃,民用电需求将偏强。
临近春节,产地部分民营小矿陆续停产放假,加之近期应急管理部积极部署迎峰度冬时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计2月份产地煤矿安监将维持高压态势,煤炭供应或受到一定影响,但近期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纷纷要求煤企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产销,国家能源集团表示将进一步做好煤炭稳产稳供工作,预计在国家层面号召及大型煤企积极带头保供背景下,2月份产地先进煤炭产能将继续释放,国内煤炭供应将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2021年以来,保供稳价措施效果明显。
靠价格高涨拉动盈利的模式不复存在,拼成本、拼价格、拼质量依然是市场竞争的主题。煤炭企业必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无论是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方面,还是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产业链条延伸、产品结构调整方面,都将有不小的挑战。
2050年以后,我国煤炭将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最终向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从预期来看,因疫情不确定性大、需求不足、成本高企等因素将继续影响市场和企业预期。川渝地区是全国结构性缺煤主要地区之一,加之重庆退出了煤炭产业,区域煤炭市场存在较大空间。在此期间,西南区域用户集中接收北方流入煤炭,由于调入量大增,用户专用线严重阻塞,区域煤炭发运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库存上升迅速。
川渝地区是全国结构性缺煤的主要地区之一,是我国能源消费主要区域,也是煤炭净调入区域。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立规范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煤电上下游协调联动,煤市发展也将逐渐回归理性和稳定。
川渝地区煤炭主要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古和新疆等产煤大省(自治区),虽已有机融入全国煤炭市场,但煤炭储备调节能力弱,煤炭保供任务艰巨。川渝地区的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相对较差,但煤炭资源品种齐全,各煤种均有赋存,主要为无烟煤,炼焦用烟煤较少,但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灾害严重(70%以上为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开采成本高、煤质较差、竞争力弱。
一是矿井频繁停产整顿,压制了现有产能的发挥,导致产量不足,产能利用率低。一是国家建立健全煤炭行业低碳发展推进机制,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优先支持煤炭行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
留言0